氣蝕現象的發生是指在溫度下,降低壓力至該溫度下的汽化壓力,液體便產生氣泡。由圖可知液體壓強隨著泵吸入口向葉輪入口而下降,葉片入口附件K-K面處的壓強低,液體容易氣化,之后由于葉輪對液體做功,壓強很快上升。故引起氣蝕現象的發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(1)回流罐液位控制偏低。回流罐的液位與泵入口的高度差較小,導致氣蝕余量偏小,容易發生氣蝕現象。
(2)精餾塔內壓力不穩。當精餾系統波動較大或負荷調整過大,引起回流泵入口壓力突然下降,流量減少,容易發生氣蝕。故在精餾系統允許的范圍內,適當提高精餾塔壓力,使其稍遠離相同溫度下的液氨飽和蒸汽壓力。
(3)產品溫度過高。在壓力下,液氨產品溫度過高,液氨的飽和蒸汽壓越高,液氨越容易發生氣化,使磁力齒輪泵發生氣蝕現象。
(4)泵抽空或泵出口流量不滿足小流量。磁力齒輪泵在抽空或低流量下運行時,造成石墨軸承沒有及時冷卻、潤滑,使軸承溫度升高,液氨急劇汽化,進而發生汽蝕現象,造成石墨軸套破碎。液氨產品回流泵額定流量為10m³/h,但在正常生產中泵的輸送量僅為2~3m³/h,不足以均衡帶走渦流熱。回流泵雖有回流管線,用以調節流量,但回流管線接至DN40的冷凝管線上。如果稍微開大回流管線,將會使冷凝液不能順利下降至回流罐中,導致精餾塔壓力持續升高。